中国、日本、美国、德国压铸铸造模具产业总体情况简述
日本模具业
国外模具产业转移情况目前,日本的模具制造技术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。据日本通产省工业统计,日本共有模具生产厂约10000家,其中20人以下的占91%以上,即日本模具业以中小企业为主,主要靠专业化分工,完成高质量的模具设计、加工。由于日本的专业化分工做得好,中小模具企业的整体制造水平高,使“日本制造”的模具成为一种品牌、优质的象征。近年来,日本压铸、铸造模具增长明显。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指出,目前日本模具面临五大课题——缩短交货期、降低制造成本、提高模具质量和精度、劳动力不足以及迎接亚洲各国的挑战。针对此况,日本许多模具及下游企业积极向中国转移。如:丰田汽车投资5.84亿美元在长春建设年产10万辆的中国第四工厂。
美国模具工业
美国现有约7000家模具企业,90%以上为少于50人的小型企业。由于工业化的高度发展,美国模具业早已成为成熟的高技术产业,处于世界前列。美国模具钢已实现标准化生产供应,模具设计制造普遍应用CAD/CAE/CAM技术,加工工艺、检验检测配套了先进设备,大型、复杂、精密、长寿命、高性能模具的发展达到领先水平。
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面临后工业化时代的大调整、大变革,也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——来自成本压力、时间压力和竞争压力,不得不向中国转移。例如,美国国内压铸企业数量逐年递减,但压铸件的需求量并未下降,尤其是汽车工业的需求反而有所增加。为满足此需求,该国或通过在海外设厂生产压铸件,或是向海外采购,其地域目标则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一带。继2008年9月通用汽车公司投资2.5亿美元建设通用汽车中国园区及技术科研中心以后,福特汽车明确表明在中国市场的长远战略规划不变,克莱斯勒积极寻求在中国建立长期、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。国内媒体也有相关报导,提及海外采购方要从中国购入汽车零部件,金额从数亿至几十亿美元不等。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认为,这一全球范围的举动,必然为压铸工业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。据统计,我国铝合金轮毂供应约占美国市场的40%,我国“十二五”计划末汽车铝合金轮毂的生产和出口均呈加速增长之势。
德国模具业
德国一向以精湛的加工技艺和出产精密机械、工具而着称,其模具业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。对于模具这个内涵复杂的工业领域,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,德国模具制造厂商形成了一个共识:即全行业必须协调一致,群策群力,挖掘开发潜力,共同发扬创新精神,共同技术进步,取长补短,发挥好整体优势,才能取得行业的成功。此外,为适应当今新产品快速发展的需求,在德国不仅大公司建立了新的开发中心,而且许多中小企业也都这样做,主动为客户做研发工作。在研究方面德国始终十分活跃,成为其在国际市场上保持不败的重要基础。在激烈竞争中,德国模具行业多年保持住了在国际市场中的强势地位,出口率一直稳定在33%左右。
据德国工、模具行业组织——德国机械制造商联合会(VDMA)工模具协会统计,德国有模具企业约5000家,2003年德国模具产值达48亿欧元。其中(VDMA)会员模具企业有90家,这90家骨干模具企业的产值就占德国模具产值的90%,他们大部分在华设有基地。德国采埃孚集团与中国客车制造商宇通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相继又与两家主流的中国商用车企业建立战略联盟。德国另一家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,与中国重汽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。
我国模具产业总体情况
自1997年以来,国家相继把模具及其加工技术和设备列入了《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、产品和技术目录》和《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》,并对部分重点专业模具厂实行增值税返还的优惠政策;1999年国家又把有关模具技术和产品列入国家计委和科学技术部发布的《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(目录)》。以上措施均有力推动了我国模具产业的飞速发展。
1)模具产业总额迅速增长
2005年我国模具工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三位,达到610亿元,2010年模具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120亿。我国模具工业总产值(年均增长率在16%以上)、企业数量、职工人数、全员劳动生产率均呈逐年递增趋势。
2)进出口比例渐趋合理,但仍是世界上模具年净进口量较大的国家。
我国模具产品进口额的增幅在逐年下降,出口额在逐年递增,进出口之比由1999年的6.6:1降到2006年的2:1。出口模具仍以中低档为主,而进口模具以中高档为主,主要缺口集中于精密、大型、复杂、长寿命等技术含量高的模具。
3)技术水平不断提高,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。
“十一五”期间,中国模具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。在大型精密复杂压铸模方面,国内已能生产自动扶梯整体踏板压铸模及汽车后桥齿轮箱压铸模。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,我国制造业急需的精密、复杂热冲压模具和轿车模具、发动机缸体模具、变速箱模具等,仍然大量依靠进口。
压铸工艺进步助力模具制造
目前,欧洲仍处于新冠疫情的笼罩之下。近日,德国铸造媒体铸造星球CEO Thomas Fritsch先生走访了全球知名模具企业绍夫勒模具集团(Schaufler Tooling Gmbh&Co)并采访了公司CEO齐格弗里德·海因里希先生。
由于全球大部分OEM厂商和压铸厂处于停产状态,齐格弗里德·海因里希先生说,“全球疫情在一夜之间改变了很多,包括我们美国和中国的办事处。在经历了前几个月疫情及其影响之后,绍夫勒模具公司的经理们几乎在一夜之间面临着全新的挑战。在德国国内,我们能够非常迅速地适应缩短工作时间的规定,并迅速申请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贷款,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满足当前订单的要求,我们也为所有可能的情况做好了财务准备。”
绍夫勒模具集团在美国的子公司费舍尔模具公司的情况有所不同,那里的员工从4月底开始了所谓的临时休假,现金流由国家贷款担保。对于绍夫勒中国有限公司,绍夫勒集团与两个知名中国模具制造公司进行战略合作,能够相对较好地缓解压力。总体而言,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下,中国的模具制造业发展形势良好,而且生产水平丝毫不逊于欧洲标准。海因里希坚信,新冠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,他的公司能够应对挑战并已做好了准备。
中国企业也采用5轴技术和高速机器生产用于复杂铸件的模具,但是在高端领域,专有技术、仿真、设计、热室计算和工程技术仍然来自德国。从中期来看,德国企业也将考虑在中国设装配车间。
汽车的平均寿命相对较高,这意味着汽车零部件的更换和车辆更新的需求将变得迫切。从中期看,汽车出口可能会减少,因为产业价值链倾向于转移到亚洲市场。
汽车行业OEM厂商和供应商的投资环境取决于技术转型以及对替代动力、物联网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探讨,现在的技术还不成熟,因此是很难预测的。但是,因为每种可能的技术转型都将成为需求和供应链的一部分,压铸业在轻金属领域有很大的机会;在今后几年,所有常见驱动器类型都将平行发展,这就要求高度的灵活性和技术转移,并要求参与其中的所有企业更加紧密合作。海因里希认为,模具制造商和铸造厂很可能会更早地参与开发过程。
使压铸业整体更具竞争力的一切因素也对模具制造有利,包括用于车身的大型集成铸件。
压铸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汽车行业,在纯电动车中将使用多少压铸件还不明确,这个问题不一定由欧洲制造商来决定。齐格弗里德·海因里希坚信,所有OEM厂商都在紧跟特斯拉的大胆计划,即使用大型、高度集成的铸件进行白车身制造。总的来说,海因里希提倡压铸业和与之有关的行业都利用好所有技术优势。压铸模具关乎压铸件的质量、使用寿命和生产周期。
关于压铸件是否有其他新的应用领域,海因里希提到了电子、光伏和手机等领域,尤其是5G技术的扩展应用。
除了用于生产新型大型铸件的技术外,很多其他方面还有巨大的挑战和改进机会。全球疫情的影响将会促进全球标准化的发展并使之变得更加重要。借助标准化的机器界面,企业可以节省开支和不必要的成本,推动标准零部件的发展趋势。在物联网时代,不应忽视模具制造,这要求设备生产商、铸造厂和模具制造商之间进行更紧密的合作。因此,对于整个行业来说,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。
注: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,侵权即删!